夏蟬鳴鳴,宿舍外的合歡開著正盛,我奮力踩著踏板,背上球具,心情飛揚地往中正堂騎去。左轉勝利路,紅綠交替間經過十字口,保持平衡感溜過鐵桿的縫隙,羽球館的大門映入眼簾,接著用學生證一嗶,抬起頭,無數的小白球在空中交錯,畫出一條條銀白的弧線,隨著球拍揮擊啪啪的清脆聲響,悅目而享受。走入中正堂,空氣依然沉悶潮濕,但卻是三年來熟悉的氣味,我曾經在這裡跌倒過、哭著笑著、大學生活的汗水都揮灑在這個場地,我喜歡打羽球,羽球帶給我的意義,我想會影響一生,十年或二十年,回望間,將笑得開懷。
- May 14 Sun 2017 14:27
【散文創作】與球起舞
- May 14 Sun 2017 11:01
【戲劇分享】杜蘭朵-台灣豫劇團
上學期欣賞的香囊記,十分活潑有趣,讓第一次接觸豫劇的我,開了眼界,也開始關注豫劇演出。這次豫劇團的大戲《杜蘭朵》,改編自著名的義大利歌劇,導演用嶄新的手法去詮釋這齣經典作品,這次的副標,青春作伴,可以看出這齣豫劇的定位是圍繞著三位男女主角間的愛情,而非西方人眼中濃厚的中國風情,主角們追求愛同時也失去愛,最後理解真正的愛。故事從杜蘭朵公布自畫像求親開始,不近人情且嚴苛的選拔讓來自東瀛、西域的王子紛紛落敗,而隱居孤島的無名氏,在婢女柳兒無意帶回公主畫像後,為追尋佳人毅然赴京求婚,柳兒再三勸阻未果,跟隨無名氏的腳步到京城,卻意外成為公主與公子兩人成敗的關鍵,她信守承諾,自刎而亡。無名氏悲慟不已,理解到原來最美的女子一直在自己身旁,痛心離京,而杜蘭朵在大悔之下,醒悟自己的幼稚與無知,扮作柳兒,追隨無名氏而去。
- Apr 10 Mon 2017 11:22
【文學讀後感】〈牛車〉呂赫若
呂赫若的鄉土文學作品大多是探討剖析農業社會過渡到工商社會期間,家庭甚至個人的困境,對日本時代的殖民統治更是詳加描寫批判,而這篇小說〈牛車〉就是以此為背景。故事圍繞著牛車主人廖添丁和其妻子阿梅一家人,由於現代化的變遷,交通工具革新,農村開始受到影響後,一家人的生路被逼迫艱辛,生活劇變之下咬緊牙根,卻又被現實一再打擊,不斷的挫折和不幸導致最後的絕望,想努力卻無從努力的無奈,主人翁的生命沉重而卑微,懸宕出社會底層無聲的悲鳴。作者以質樸的語言寫出社會的不合理與缺失,以人物為中心,表徵整個社會的整體結構,讓讀者從小說人腳色的生命歷程觀見時代變遷下的農村悲歌。
- Apr 09 Sun 2017 15:33
【散文讀後感】〈時差〉黃信恩
- Dec 20 Tue 2016 11:29
【散文創作】憶九州
前幾日,好友的一通電話,把我從作業考試的磚頭堆中拉了出來,深吸了口氣,秋的日子在南國仍漫著暑意,呼吸吞吐間,話題繞向明年暑假的日本自助旅行,嘴角不自覺期待的揚起,坐在電腦桌前,滑鼠喀喀響著,輕輕點開角落的資料夾,那是從日本帶回來的風景。翻著曾經停留在眼眶中的瞬間,思緒開始跳躍回溯,我曾拜訪過日本三趟,享受於東京的繁華與城市生命力,感懷於京都的古意與傳統瑰寶的歷史痕跡,但二十歲那一年,我看到日本的另一個樣貌,自然與萬變的地貌,那是九州的美,也是往後醉心於它的最初。
- Nov 19 Sat 2016 16:25
【戲劇分享】香囊記-台灣豫劇團
豫劇源於河南,屬梆子劇種,深具北方率真、奔放、豪邁之特色,而其中《香囊記》,更為豫劇中的經典,乃是豫劇花旦必修劇碼。故事情節由明代尚書之子張志成,為逃避繼母的虐待,逃至王府做書僮為開展, 王女定雲愛其人、慕其才,暗以香囊許配終身,但王父知情後,將兩人一同趕出王府,拋之荒郊亂棍打死。 幸好定雲為花婆所救,收為義女,後被介紹到丘府做女工,又被丘夫人收為義女。 張志成被驅出王府後也被周大人收為義子,後來考中了文狀元。在因緣際會下,周大人將女桂蘭許配丘大人之子武狀元為婿。,成親之日,志成為姐送親,定雲攙嫂下轎,二人相遇,勾起舊情,相思成病。最後桂蘭從中說合,最終文武狀元互為姻親,締結良緣。
- Nov 18 Fri 2016 21:59
【七言律詩】校園-繡球招親
- Nov 16 Wed 2016 10:11
【小說觀後感】蚱蜢-伊阪幸太郎
- Nov 12 Sat 2016 21:33
【五言絕句】過開元寺